全国农业气象周报(4月13日-4月19日)
本周北方农区光温匹配降水适宜作物生长 南方多降雨不利春播作业
未来10天南方多降雨 注意防范农田渍涝
一、本周天气特点及农业影响分析
1.1 本周天气特点
本周(2025年4月13日-4月19日),全国大部农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大部和江南西北部等地偏高4~6℃,仅东北地区南部局地偏低1~2℃(图1)。东北地区、华北北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南东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量有10~50毫米,其中江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局地降水量有50~100毫米,全国其他大部农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图2)。本周全国大部农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2成至1倍,四川东部、贵州大部、广西西部和广东北部等地偏多1~2倍,仅吉林东部、辽宁南部和云南西南部等地偏少2~5成(图3)。
图1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
图2 全国降水量
图3 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
1.2 本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本周,北方大部农区光温匹配、降水适宜,总体利于在地作物生长。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阴雨天气,部分地区降水量有25~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4倍,局地农田出现过湿的情况,整地工作略受影响。新疆北部多低温雨雪天气,不利于棉花、春玉米等作物的播种和出苗。受11-14日大风天气过程影响,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局地设施农业、农田地膜等受损,果树出现落花折枝。18至19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5~20毫米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期部分地区土壤表层缺墒的情况,利于小麦生长及春播作物出苗。
江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大部农区光温水充足,局地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降水总体上利于增加库塘蓄水,但适温高湿的田间环境不利于病虫害防控和春播工作的推进,同时局地短时强对流天气对设施农业生产和果树开花授粉也有不利影响。云南南部晴雨相间,水热条件对在地作物生长总体有利。18至19日贵州北部和湖南中部局地有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在地作物受损,局部地势低洼的农田被淹。华南大部农区多晴好天气,利于早稻壮秧分蘖和在地作物生长,但广西南部部分地区气象干旱持续,对甘蔗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略有不利。
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新疆、甘肃北部、黑龙江等地偏低1~2℃,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黄淮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5~30毫米,整体利于冬小麦等作物生长发育。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累计降水量有30~70毫米,整体利于库塘蓄水和早稻播栽,但高温高湿环境亦利于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发展。其中,23至25日西南地区、江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在地作物生长、果树开花授粉等不利,低洼农田易出现渍涝灾害(图4)。
建议:北方冬麦区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墒情变化适时灌溉,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东北地区根据天气条件加快完成旱田备春耕工作,土壤偏湿地块及时采取措施排涝散墒,为春播做好准备。西北地区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安排春播进度。南方地区密切关注天气过程,加强田间管理并适时移栽适龄早稻,低洼田块及时清沟理渠、排湿散墒,谨防湿渍害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图4 未来十天农业气象关注重点
附一、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监测
附二、土壤墒情监测
附图1 4月19日20厘米土壤墒情
附图2 4月19日分省20厘米土壤墒情统计(站点百分比)
附三、作物生长气象适宜指数
附图3 冬小麦生长气象适宜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