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份玉米行情分析
市场行情综述
春节过后,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快速上扬态势。从供需结构来看,基层市场供给节奏与企业复工复产进程未能有效同步,致使节后玉米市场呈现阶段性供需偏紧格局。政策层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中储粮强化玉米收储工作,彰显了政策对市场的支撑意图。市场购销层面,随着粮价上涨,持粮主体基于预期上调产生的惜售心理与用粮企业为经营需求的补库操作,二者相互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监测显示,截至2月下旬,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2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20元/吨;山东寿光2240元/吨,上涨150元/吨;河北秦皇岛2140元/吨,上涨8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110-2140元/吨,上涨4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230-2250元/吨,下跌20元/吨。
市场供应情况
2月份,国内玉米售粮进度同比偏快,市场供应压力明显降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截至2月26日,东北三省一区售粮进度为69%,比去年同期高13%;华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约70%,同比提高9%。整体来看,产区余粮持续下降,后市供应压力明显减弱。截至2月底,华北玉米市场价格较年前普遍上涨200元/吨左右,市场追高热情依然高涨,持粮主体惜售情绪比较严重。2月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对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购工作作出安排,强调要强化玉米收购统筹组织,多措并举提高企业收储建库的积极性。同时,中储粮集团也对玉米收购做出明确部署,截至2月下旬,中储粮共计发布公开收储库点206家,有效提振多元主体收购信心。
市场需求情况
市场反馈,节后生猪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有所转强,生猪出栏节奏加快,而需求处于淡季阶段,市场购销清淡,供需利少,继续施压猪价。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2月28日,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76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94元/公斤;内三元14.40元/公斤,下跌0.90元/公斤。养殖利润降低或使得生猪养殖转以控成本为主,饲料需求后期或难有较大幅增加。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头,环比减少16万头,下降0.4%。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但该数据已出现两个月下降。深加工方面,行业需求整体偏强。淀粉深加工企业持续盈利,企业开机率季节性回升。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国内淀粉行业开工率65%,为近7年同期较高水平。其中,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开工率61%,华北地区73%。由于开工率处于高位,淀粉库存连续提高,2月26日国内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135.1万吨,月环比增加23.4万吨,同比增加33.2万吨,增幅33%。年后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亦支撑淀粉价格预期向好,预计将提振淀粉下游企业提货动力。2月26日,东北地区蛋白粉出厂价4650—4750元/吨,月环比上涨700—800元/吨:河北、山东蛋白粉出厂价4200—4300元/吨,月环比上涨400—600元/吨。
后期走势预测
节后玉米价格迅速攀升,市场预期持续升温,基层农户和贸易商的惜售情绪与用粮企业的补库需求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玉米价格在高位震荡。政策层面,中储粮继续增加收储库点,扩大收储规模,也在增强多元市场购销信心。但是,需警惕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东北地区基层供应或出现季节性增加,加之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连续提高,后期面临去库存压力,这可能对玉米价格上行构成一定制约。此外,当前小麦、玉米价差已处于小麦饲用替代边缘,玉米继续上涨将吸引小麦饲用增加,这也会挤压玉米需求空间。
(作者: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 王喆)